在实施了12年的第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之后,中国在国家层面上启动了第二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。
4月28日,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发布《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(2021-2035年)》,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主要畜禽遗传改良的目标任务和技术路线。
制定实施中长期战略规划
尽管从2008年到2020年历时12年的第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,被官方评价为“是一个好的计划”,该计划的实施实现了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、风险可管控。然而,也应该清醒地看到,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,中国还有不少差距。
在发布会上,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、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提出四个方面的差距,分别是: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、育种基础还有待夯实、育种体系还有待完善、企业主体还有待强化。
以自主创新为例,白羽肉鸡还没有突破,能繁母猪年均提供育肥猪数量比发达国家低30%左右;奶牛水平也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0%。
此外,在育种基础方面,生产性能测定规模小、性状少、自动化、智能化的程度还不太高,中国种猪平均测定的比例仅为发达国家的1/4左右。
“这些问题不解决,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畜牧业的高速发展,畜牧业的现代化也难以实现。”时建忠说。
新一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,立足新的发展阶段,实现品种在性能和品质上的双突破;要贯彻新发展理念,把自主创新摆在首位,加快畜禽种业向数量质量并重、资源节约高效方向发展。
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、农业农村部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表示,以生猪为例,据测算,如果性能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可节约的饲料能够达到630亿斤,相当于节约耕地5500万亩。
他说,在性能测定的指标方面,由原来的以生长发育性状为主增加了肉质、健康等性状,育种数据获取由核心育种场拓展到全产业链。
同时,在技术应用上,要加快育种基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,推动饲料转化率、肉品质等性状的智能化测定技术研发和应用,推进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升级,大幅度提升遗传评估结果的准确性,强化种源净化和疫病防控,整体缩短育种时间,提高育种效率。
相较于前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跨度12年,之所以新一轮遗传改良计划时间设定为15年,孙好勤解释称,一方面是由畜禽育种培育需要8-10年,家畜要15-30年,应用新技术可以缩短育种时间,但至少也要15年。所以,着眼15年有利于强化工作部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,也有利于引导企业长期稳定地投入。另一方面这也是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,种业翻身仗要取得重大突破的根本要求。
值得关注的是,制定实施中长期的畜禽育种战略规划,也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。比如,丹麦政府主导组织实施国家生猪育种计划已长达百年之久。美国通过实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,50年时间将产奶量提高了近2倍。
《畜牧法》修订相关工作已开展
第一财经记者提问
畜禽遗传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,也是种业创新的物质基础。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的《生物安全法》提到,国家对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享有主权。如何保障企业参与保种的积极性?是否会启动《畜牧法》关于畜禽种业自主创新、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等方面的修法?
对于第一财经记者的这个提问,孙好勤回应称,《畜牧法》已经对畜禽遗传资源调查保护等方面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。畜禽遗传资源需要多层次收集保护、多元化开发利用,我们始终鼓励支持企业参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事业,推动开发利用。去年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》,其中明确提出,鼓励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开展种质资源收集、鉴定和创制,逐步成为种质创新应用的主体。鼓励支持地方品种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,发展一批以特色地方品种开发为主的种业企业,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。目前,我们正在加快推进各方面工作的落实。
“去年以来,全国人大已经在组织开展《畜牧法》修订的相关工作,我们也在积极参与和配合,努力为畜禽种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制保障。”孙好勤说。